error code: 524
太陽能投資為出資建設太陽能系統,並「躉售」其所發的電力給電力公司的方式,賺取售電收益。
隨著綠能科技發展,許多新興的廠商投入了綠能產業的投資及建設,除了扶植台灣綠色能源發展之外,也趁機會成為台灣綠能產業的「先行者」。其中最大眾化的,便是「太陽能」了。
和其他綠電產業相比,太陽能系統的投資門檻較低,能夠以「太陽能板」為單位進行認購;若是擁有符合標準的屋頂和足夠的資金,更可出資建置太陽能系統,出資額度可大可小,適合偏好低風險、長期穩健收入的人。
其投資方式有以下幾種:
也就是說,你可以選擇全額出資、小額出資,或提供閒置屋頂來獲得收益,無論是哪一種方法,都建議找專門的太陽能電廠商協助建設、管理,出資風險較低。
在眾多投資項目中,究竟太陽能投資有什麼特點?若是風險真的這麼低,會不會收益很少?讓我們藉由以下3大好處來解開你的疑慮:
依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,只要與電力公用事業簽約售電合約,於接下來的20年期間,電力公用事業都要以簽約當年的固定費用保障收購電力,因此不必擔心會有電價漲跌、電力賣不掉的問題。
綠色能源中,太陽能供應較穩定,全世界日照量充足,甚至每年逐漸提升。
綠能永續發展」已是世界級的議題,聯合國所制定的「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」中有提到「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可負擔、可靠的、永續的現代能源」,至2018年,已有135國家推行再生能源相關政策,綠能發展成為了國際趨勢。臺灣在日照條件上很有優勢,也有政府推行,投資太陽能的同時,也是支持臺灣永續發展。
這些好處,是否讓你更清楚太陽能的發展潛力和特色呢? 接下來,讓我們來到大家最在意的— 太陽能售電收益怎麼算?
太陽能售電收益計算很簡單,是由「躉購費率」及「發電量」計算的。其中「躉售費率」為經濟部能源局每年計算並公佈的費率,依照類型、容量、期間有不同計算標準,以109年公佈價格為例,其中「屋頂型」的費率如下:
太陽能裝置類型 | 裝置容量級距 | 第一期上限費率(元/度) | 第一期上限費率(元/度) | |
屋頂型 | 1瓩以上,20瓩以下 |
5.7132 |
5.7132 |
|
20瓩以上,100瓩以下 |
4.4366 |
4.3701 |
||
100瓩以上,500瓩以下 |
4.1372 |
4.0722 |
||
500瓩以上 | 無併聯電業特高壓供電線路 | 4.0571 | 3.9917 | |
有併聯電業特高壓供電線路 |
※上述「第一期」為1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適用;「第二期」為109年7月1日至12月31日適用。
躉購費率=
第一/二期上限費率*(1+特殊條件加成)
+額外費率(模組回收費、併聯電業特高壓供電線路等等)
舉例來說,我於2020年12月5日申設22瓩的太陽能系統,且參與經濟部「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推動計畫」(加成百分之三),並有依據「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管理辦法」繳納模組回收費用(外加0.0656元/度),躉購費率為5.7132*(1+0.03)+0.0656=5.95元/度。
售電收益= 躉購費率* 當期發電度
22瓩的太陽能系統,假設一年約可產生27,000度的電力,則當年的售電收益為5.95*27,000=$142,800
依照以上的算法,便可估計自己的太陽能系統的獲利。
在政策的扶持、新興太陽能廠商的響應下,臺灣的綠能發展速度越來越快,綠電佔比越來越高,成本也越來越低,逐漸邁向「永續發展」的未來。
你期望一個永續的未來嗎?現在你也可以有所行動,和專業的太陽能團隊一同打造永續、環保、綠電的發電力,許一個最自然的未來。
想知道如何挑選太陽能投資嗎?一起來了解太陽能投資挑選怎麼做?認購前不可不知的風險、挑選標準